本站訊(王康舟、王楚 文/攝)9月8日,隨著最后一方混凝土振搗完成,寧波至象山市域鐵路4標項目塘溪車站主體結構順利封頂,標志著寧象市域鐵路建設進入加速提質階段。塘溪車站的順利封頂,也再一次在寧波軌道交通市場刷新了“十六局速度”。
寧象市域鐵路連接寧波市主城區與象山縣,線路全長約61.45千米,其中地下段6.3千米,全線共設10座車站。項目自寧波軌道交通4號、7號線換乘站小洋江站引出,北起東錢湖,經云龍、橫溪、塘溪、咸祥等站后,與甬菀高速象山港大橋并行跨越象山港,進入象山縣境內后延伸至終點大目灣站,是寧波市在建的第一條市域鐵路,建成后將承擔寧波主城區至象山的中長距離出行及寧波主城區和象山城鎮的內部通勤出行,同時兼顧寧波西綜合交通樞紐的集散功能。
寧象市域鐵路4標項目全長約10.388千米,含橋梁8座、隧道7座及塘溪、咸祥兩座地上高架車站。其中,塘溪站位于鄞州區塘溪鎮塘觀公路西側,距離鎮中心區500米,主體為三層四線側式站臺車站,總長96米、寬31.7米,總建筑面積約9246平方米。
為保證車站施工過程及后續運營安全穩定,寧象市域鐵路4標項目團隊聯合設計單位對車站及周圍水文、地質進行詳細勘察,對車站基礎和附屬構筑物防洪、排澇、防侵蝕等方面設計進行優化,采用填筑宕渣與鉆孔灌注樁相結合的形式,將車站地面標高提升至6.9米,確保后期車站主體和附屬構筑物安全。
“結合塘溪車站地質特點和現場進度要求,我們通過增大泥漿比重、控制樁基孔內水位等方式,改進施工工藝,優化施工管理,配足配強現場人員、機械,在46天時間內快速完成了147根車站下部樁基施工任務,其中一類樁基占比達99.4%?!表椖控撠熑私榻B。
作為全線為數不多的三層四線側式站臺車站,塘溪車站首層采用架空設計,包含部分設備用房,二層為站廳層,三層為站臺層,車站主體采用“建橋合一”的結構形式。
“通俗的來說,‘建橋合一’的站房結構,將軌道交通的高架橋與車站連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建成后將實現‘車站頂上跑列車’,讓乘客可以直觀感受沿途風景?!表椖靠偣こ處熃榻B,但在現場施工上,受車站施工場地限制,我們需要在有限的空間內,同時展開墩柱、框架梁、站廳、站臺等結構物施工,現場施工組織協調難度大,安全風險點多。
為確保高強度、快節奏施工狀態下安全質量不掉線,項目部與監理單位將安全、技術、管理等力量前移至施工一線,管理人員24小時三班倒輪流值守,強化現場管控和工序銜接的同時,對施工組織方案、現場工藝工法不斷優化調整,僅用6個月時間就實現塘溪車站主體結構封頂,是全線施工速度最快的地上高架車站,再一次在寧波軌道交通市場創下了“十六局速度”“十六局質量”“十六局標準”。
目前,寧象市域鐵路4標項目全線已開工作業面6個,4座隧道和兩座車站正在火熱施工中。項目部將在寧波軌道交通集團市域鐵路公司的統籌協調下,持續狠抓安全質量、加快施工進度,明確“時間表”,繪好“路線圖”,全力以赴搶抓施工黃金季,確保項目高質高效推進。
據悉,寧象市域鐵路作為寧波市域鐵路網的重要南翼線路,被定位為全省首條“共同富裕示范線”,建成后,將串聯起寧波中心城區及南翼象山、梅山等,有利于寧波大都市圈規模的擴大和功能的提升,對寧波建設成為長三角南翼中心城市,支撐長三角地區成為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等具有重要意義。
塘溪車站施工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