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幽暗的哈巴雪山深處,傳出令人振奮的好消息。歷經9年的艱苦鏖戰,滇藏鐵路麗香段哈巴雪山隧道施工完成。至此,全線20座隧道全部完工,為年內開通運營創造了有利條件。
全長9.5公里的哈巴雪山隧道,地處青藏高原東南緣、橫斷山脈中段,隧道最大埋深1155米,受高地應力、板塊構造擠壓、斷裂帶活動影響,隧道建設過程中軟巖大變形等地質問題極為突出,被國內院士專家稱為“國內最難,世界罕見”的軟巖大變形隧道。
2019年底,麗香鐵路全線首座10公里以上的長大隧道——圓寶山隧道安全貫通?!靶老仓?,也憂心忡忡?!表椖奎h支部書記霍二倫說,不止是圓寶山隧道,白巖子隧道、花椒坡隧道、哈巴雪山隧道同樣面臨著巨大的工期壓力。
“強肌健體”增信心
項目黨支部在2019年被評為中國鐵建“五好”黨支部,怎樣在“五好”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黨建與施工生產的互融互促,從而加快隧道施工進度,是支部全體黨員的共同關切。
“2020年4月初,哈巴雪山隧道還剩余3923米沒有貫通,白巖子隧道剩余939米,花椒坡隧道剩余545米,對照業主單位當時提出的通車目標,倒排工期,分解施組,我們認為在理論上是可行的。但三座隧道深處的地質情況說變就變,大家心里都直打鼓?!被舳惤榻B,支部黨員主動加壓,把理論學習教育擺在黨建“強肌健體”的首要位置,強化理論武裝,以學促干,在學習中增強了攻堅克難的信心和決心。
黨支部結合哈巴雪山隧道現場實際,扎實開展“品質黨建建設年”黨建主題活動,并聯合滇西鐵路建設指揮部黨支部開展黨建聯創共建活動,邀請北京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專家教授為黨員技術干部現場授課、指導施工,讓黨員干部在實踐實戰中提升能力、增強信心。
黨建與施工生產融合得怎么樣,直接體現在隧道掌子面上。得益于與滇西鐵路建設指揮部建立的黨建聯創共建機制,2020年11月、2022年4月,他們先后兩次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高校專家學者深入隧道“把脈問診”,總結探討施工經驗,分析優化施工方案,在原有加強拱架剛度、雙層支護和貫通平導釋放地應力等一系列措施的基礎上,創新提出了“先放后抗、放抗結合”的施工思路,采用超前中導洞貫通的方式來釋放地應力,為隧道建設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群星閃耀”鼓干勁
黨建引領,離不開黨員先鋒發力,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的示范表率作用。
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田偉權2018年來到麗香鐵路“掛帥”項目經理后,始終堅信一個道理:在基層,特別是在施工一線,職工看黨員、黨員看領導干部。黨員領導干部率先垂范,大家才會跟著學、照著做,項目團隊才會有凝聚力、戰斗力。
2021年4月,哈巴雪山隧道內再次發生溜塌險情,項目副經理劉振偉第一時間指揮施工人員安全撤離現場。在溜塌趨于穩定后,他第一個進入隧道,重新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現場勘查。在劉振偉看來,“愛拼才會贏。不拼一下,永遠不知道能否成功?!睉{著一股拼勁和韌勁,他帶領團隊多次打破隧道開挖掘進的施工紀錄,并在安全質量、生產進度、標準化管理等方面連獲佳績,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
近年來,哈巴雪山隧道建設一線,先后涌現出劉振偉、張紀龍、王濤、奚朋、陳永偉等5名公司“明星員工”,以及“火車頭獎章”獲得者項目總工程師林克、“云南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張亮平等一大批先進模范人物,鼓舞帶動更多的現場技術管理干部、一線勞務工人越是艱險越向前,在不斷攻堅克難中快速成長。
2018年參加工作的“00后”測量員梁超鈞,一直在哈巴雪山隧道從事現場測量和技術管理工作,經過多年的磨煉,他從一名“技術小白”成長為測量技術骨干?!拔业墓ぷ餍再|很特殊,需要隨時與‘毫米’較真,為隧道掘進提供精準的數據參考?!绷撼x說,能夠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貢獻微薄力量,與有榮焉。
“一線攻堅”筑通途
“一級做給一級看,更要一級帶著一級干?!币恢眻允卦诠脱┥剿淼朗┕ひ痪€的項目副總工程師、試驗室主任李德成說,在施工現場,哪里有難題,哪里就有黨員干部的影子,大家說得最多的是“擔當”,講得最多的是“實干”。
2022年7月,哈巴雪山隧道中導洞貫通后,霍二倫和林克卻高興不起來。他們有著同樣的隱憂:隧道正洞二次擴挖更具挑戰性,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鑒,施工風險更高。
一般的隧道開挖后只需要一層支護就可以,但在哈巴雪山隧道,高地應力引起的掌子面溜塌、變形、拱頂掉塊早已是家常便飯。一層支護不行就上兩層,兩層不行就繼續再上第三層。林克介紹,“確保施工人員和機械安全,是我們的底線。除了做好支護,我們需要不斷在開挖好的隧道頂部懸掛上防護網。項目班子研究后,專門訂購了深海捕撈用的油麻網,掛在隧道拱頂,防止石塊掉落傷人,每張網大概能承受500到800公斤的重量,確保施工安全?!?/span>
為了“啃下”全隧最后的360米,霍二倫和班子成員帶頭,輪流值守在隧道掌子面,在接近40攝氏度的隧道內盯控安全進度,并協調參建各方每日召開施工例會,點對點研究應對措施,在隧道開挖、支護等方面探索總結出44條改進優化措施,形成一整套軟巖大變形控制技術措施,并獲得17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及發明專利,最終實現隧道安全貫通,為我國高原鐵路建設提供了極為有益的實踐探索和技術經驗,填補了我國隧道施工領域的空白。
如今,哈巴雪山隧道已經完成施工,正在進行軌道鋪設和收尾工作。全線通車后,動車通過只需要3分鐘,但從2014年動工起,建設者已經奮斗了9個年頭。
雪山深處,黨旗依舊鮮紅。麗香鐵路項目團隊依然堅守在施工一線,“逢山鑿路,遇水架橋”,為香格里拉早日通上幸福的火車,為更多的人能夠早日回家貢獻鐵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