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何杰 趙小龍 文/攝)9月28日,公司參建的G5京昆高速蒲城至西安方向四車道迎來第一輛社會車輛,至此,歷時26個月雙向拓寬建設的京昆高速蒲城至澇峪段改擴建工程實現全線通車,以雙向八車道的嶄新面貌迎接中秋、國慶“雙節”的到來。
京昆高速蒲城至澇峪段改擴建工程全長約126千米,概算投資約127億元,采用雙側四車道加寬至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是陜西省“穩投資、促增長”重點建設項目。
其中,公司承建京昆高速蒲澇段改擴建工程1標項目(簡稱:京昆高速蒲澇段1標項目)位于陜西省渭南市蒲城縣境內,起于東楊鄉東楊樞紐,終至荊姚鎮板渡橋村,全長18.259千米,主要工程包含下穿鐵路框架頂推橋1座、樞紐立交及互通立交各1處、主線橋梁7座、上跨橋11座,預制箱梁226片、空心板梁336片,通道和涵洞129座,以及全長18千米的主線路基。
小型結構物“博物館”
“京昆高速蒲澇段1標項目地處關中平原,以路基拓寬施工為主,但全線路基先后串聯起涵洞、通道、天橋、立交等140多座不同類型的結構物,涵蓋天橋拆除重建、既有橋梁加固、路改橋、拼寬橋、拼寬涵洞通道等多種施工類型,堪稱小型結構物‘博物館’?!表椖控撠熑硕涡馒澖榻B,項目沿線城鎮、鄉村、社區密布,縣鄉道路、國省干線及鐵路干線、支線等上百條道路縱橫交錯,施工管理跨度大、大小結構物分散、施工組織管理難度極大。
2020年底,項目團隊跑步進場,立即聯合公司策劃組對沿線情況進行逐項摸排,摸清現場實際情況,圍繞人員、設備、臨建、施工組織等方面展開“頭腦風暴”,細化研究各類方案計劃,力爭項目建設開好局、起好步。
入冬后的關中平原,北風刺骨。項目團隊以“風餐露宿,沐雨櫛風,鐵道兵前無困難”的精神互相加油打氣,堅持“高站位、高標準、高效率、高要求”原則,靠頑強毅力克服困難,打開局面,在全線9個標段中第一家完成駐地建設,第一家完成梁場、拌和站等臨建用地審批,連奪三項第一,被業主評為“標桿”項目。
“京昆高速蒲澇段1標項目是集團范圍內承建最長的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在積累施工業績、拓展業務領域、開辟新的市場等方面意義重大,必須干好,交出高分答卷?!?021年2月,作為全線9家施工單位代表的段新鴿,在京昆高速改擴建工程建設動員大會上表態發言后,也在心中給自己和項目團隊立下了“軍令狀”。
然而,現場遇到的困難,并沒有前期預想的那么簡單。
大大小小的結構物,零散分布在路基兩側,平均每隔150米就有一道結構物,受高速公路“縱向切割”影響,實際相當于要進行280多座結構物的施工組織。
“上百座的天橋、涵洞、通道等結構物,承擔著高速路面排水、兩側灌溉引水、光纜管道傳輸等功能,更是連接高速沿線兩側村鎮、人員車輛通行的交通要道?!痹擁椖靠偣こ處煑顝娬f,每一座橋、每一個涵洞、每一個通道施工前,都要與周邊村鎮、社區、商鋪、工廠等單位和村民提前反復溝通,協商研究出最佳繞行方案,施工過程中,還要隨時清理涵洞、通道、便道積水,保證沿線村民安全正常通行。
不止是保道路暢通,在項目沿線的上百座涵洞、通道等結構物內部,都預留了灌溉溝渠或管道,而要組織高速公路拓寬施工,就必須拆除原有的灌溉體系。
“蒲城是陜西的農業大縣,也是產糧大縣,一年之內有春灌、夏灌、秋灌各兩次,另有一次冬灌,還有其他經濟作物的零星灌溉?!痹擁椖扛苯浝?、黨員突擊隊隊長周森賢介紹,在組織結構物拆除、拓寬、重建施工的同時,還必須統籌考慮沿線村民的灌溉需要,帶領工人架設臨時灌溉管道、修筑臨時灌溉溝渠,確保沿線村莊農業生產正常穩定。
“跨欄式馬拉松”路基
京昆高速蒲澇段1標項目主線全長18.259千米,路基工程就占了18千米。
“單從數字上來分析,路基占比高達98.5%以上,似乎并沒有太大的難度。但全線路基被大大小小的結構物橫向切割,受交通繞行等因素影響,把高速左右兩幅分開來算,僅路基工程的作業面就超過了280個?!痹擁椖抗^長、青年突擊隊隊長楊佳文說,我們把這樣的路基施工比作“跨欄式馬拉松”,現場機械設備需要多次反復轉運,才能完成一小段路基的施工任務,路基作業面與高速公路車道僅隔著一道隔離網,大型機械設備作業工效受限,安全風險極高。
在路基灰土擠密樁施工大干階段,20多臺套灰土擠密樁機、旋挖鉆機沿著高速公路一字排開,場面十分壯觀。為確保作業安全和高速公路運營安全,楊佳文帶領青年突擊隊員們推行“一人一機”制,點對點進行現場安全管控和技術指導,樁基施工得以安全快速推進。
京昆高速公路改擴建施工,有著新舊路基搭接、新舊橋梁拼接等獨有特點,保證拓寬路基與既有高速路面的搭接平整度,是檢驗施工質量的關鍵所在。
“既有的高速公路路基已經穩定,基本不會產生沉降。但我們要把原有的路基邊坡進行適當的開挖,并對兩側路基進行回填拼寬?!痹擁椖扛笨偣こ處?、測量隊隊長郭翔說,新舊路基之間的拼接縫長達36千米,每一段拼接縫都必須攤鋪到位、碾壓密實,才能保證車輛高速行駛的平穩安全。
在對全線路基進行全方位的實時沉降觀測同時,項目部組織青年技術人員深入研究各工序施工作業特點,聚焦水泥改良土含水量控制、路基拼寬臺階接縫把控、臺背回填質量等開展施工組織優化與技術創新,精準制定措施,采用小型電夯、平板夯、高速液壓夯等設備進行路基補強作業,持續提升路基拓寬施工總體質量。
隨著路基作業面逐步鋪開,項目團隊又面臨著新的挑戰:路基作業面與地方交通互相交叉,路面、交安、機電、綠化等單位施工基本集中在同一時段,平坦的路基作業面反而變成了各單位通行的“必經之路”。而零散分布在路基中間的每一座結構物在完成施工前,都是一處“斷點”,也是一處不容忽視的安全隱患。
除了設置必要的警示標志、布置防護設施,項目部還需要與各參建單位保持密切聯系,實時發布各結構物“斷點”情況,協調各方施工順暢和交通安全。
為此,項目安全總監鄭程杰專門牽頭組建了交通保障6人小組,全天候24小時三班倒巡邏,隨時配合高速交警、路政等部門疏導交通、更換受損的交通設施,并逐段檢查維護工地沿線布設的警示標志、防護設施等,確保施工期間高速公路、施工道路暢通無阻。
“超高頻次”的橋梁拆建
除了“跨欄式馬拉松”路基,在施工組織上,該項目還面臨著“超高頻次”的橋梁拆除、梁板轉運、突擊架設等難題。
“以今年3月16日晚上為例,我們要在高速公路半幅通車的情況下,在不足10個小時的‘天窗點’內,有序轉運28片箱梁、跨高速架設16片箱梁、跨宣化渠架設5片梁板,同時在高速公路中央隔離帶內完成4根樁基灌注,拆除1座跨高速天橋,澆筑4座跨高速天橋護欄等一系列零散的施工任務?!痹擁椖奎h工委書記王淵駿介紹,施工過程中,還要隨時應對因沿線道路臨時封閉、大型運輸車輛通行可能引起的交通堵塞等突發狀況,現場施工組織、各工序銜接不允許出現半點差錯。
像類似的短時間內多個作業面同時展開突擊大干,也是項目開工以來的一個常態。
如何保證現場施工節奏的連續性,是段新鴿和項目團隊一直在探索研究的一項課題。他們從施工組織、工法改進、方案優化等角度入手,提前對現場運梁路線、架梁工序銜接、跨高速天橋拆除、涉高速樁基灌注等施工組織細節進行反復推演、優化調整,嚴密制定施工組織方案,增加人員、機械、物料投入,責任到人、分工明確,將工序轉換時間明確到分鐘,成立9支突擊作業小隊按計劃進行現場攻堅。同時組建施工協調和環境保障小組,提前對線路兩側村鎮、道路進行逐項、逐點梳理,列出問題清單,一旦現場出現突發狀況,第一時間到達現場協調處理,確?,F場既定施工計劃不能停、不能亂。
2022年下半年,項目團隊聯合高速交警、路政等單位搶抓“天窗點”,對項目全線進行5輪次的臨時交通管制,以“快刀斬亂麻”之勢,快速拆除天橋9.5座、灌注樁基267根、架梁266片、交通導改轉換10余次,提前45天在全線率先完成了右幅路面的交驗任務,被業主授予“優秀項目部”稱號。
“項目全線沒有一座隧道、也沒有一座大橋,只有綿長的低填淺挖路基和大大小小的結構物?!倍涡馒澱f,進場初期,大家就定下了一個目標:要在最基本的施工科目中,發掘提煉出能夠提升現場施工質量、推動行業技術進步的一系列實用型創新成果。
以中國鐵建“勞模與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為平臺,段新鴿帶領項目技術團隊積極開展科研攻關,通過改進工藝方法,優化現場施工組織,在高速公路通車不中斷的情況下,創新嘗試中央分隔帶承臺、墩柱施工并在全線推廣應用,總結形成“跨線天橋交替快速拆除施工工藝”“提高灰土擠密樁一次性驗收合格率施工QC成果”“一種新舊橋結合濕接縫防開裂裝置”等多項工藝工法、專利成果。
其中,圍繞下穿西延鐵路甘鐘段頂推施工總結形成的“高速公路下穿鐵路拓寬帶副孔直推+反向L型頂推施工工法”,破解了在鐵路、高速公路上下交通正常通行的情況下,高速公路頂進替換拓寬改造的技術難題,有效填補了國內高速公路改擴建領域技術空白。
穿針引線,編織經緯。在三秦大地的1000多個日夜里,京昆高速蒲澇段1標項目團隊以創新、巧干、實干的奮斗底色作答,攻堅克難、拼搏奮進,在全線接連創下了第一家建成互通立交、第一家完成梁板預制、第一家完成全線交通導改轉換、第一批次完成半幅路基交驗通車等多項紀錄,安全質量、工程進度、信譽評價等在全線始終保持領先,在陜西省公路建設領域再一次擦亮了“央企鐵軍”品牌。
京昆高速公路蒲城至澇峪段改擴建工程是關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區域重要的公路運輸通道,通車運營后,對提升陜西省高速公路路網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加快國家中心城市西安的建設步伐,暢通陜西對外開放,促進陜西與華北、西南省份的經濟協作、旅游文化交流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沿線涵洞、天橋等結構物密布
改擴建后的東楊樞紐